浅谈教学过程中的教法与学法【摘要】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但彼此不可代替。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更应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法。【关键词】研究教法;实施学法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更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因此,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即要研究教法,也要认真探索学生学习的学法,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设计学生的学法。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结构上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重教轻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教案中的学法指导怎么写,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材。学生只有会学才能有创造性的学习,只有经过创造性的学习,才有创造型人才的产生。同时也只有教会学生会学,才能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众多的教育专家呼吁:“把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出答案;给他们一块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使他们会学习、能创造,让他们自己跨上探索的道路。

1、学法实施的意义所在1.1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自主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从“授之以鱼”的教法研究向“授之以渔”的学法转变,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创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学法指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1.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埃德加富尔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口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目标,也使“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成为现实和可能。1.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需要陶行知老先生早就指出:“一位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法指导正是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认识和自主发展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训练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更得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2、学法实施的教学设计所谓教会学生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独立地掌握知识的本领,并把这作为教学目标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现代的课堂教学,不能光从教学论出发去考虑。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教的目的最终要导致学生主动的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必然是以有关的学习原理为基础的。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但彼此不可代替。2.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最忌形式主义,必须扎扎实实,但扎扎实实不等于死气沉沉,应生动、活泼、主动。在教学设计中要使死内容变成活需要。即想方设法将规定的教授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变成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挖掘和充实有潜在意义的材料。即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选择好教材,并能在教材和相关教授的内容上有相关联的一些辅导材料以及相关观念加以组合。这实际是要求在处理上要力求使学生思维活泼起来。再就是使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心态,科学地设计学习程序,使学生逐步学会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深入分析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升华。

2.2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教案中的学法指导怎么写,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自动控制原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时,让学生充分想象、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有哪些不同。学生很快比较出了洗衣机与电冰箱控制方式的区别,结果出现了“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2.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探寻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形成不满足于现有结论,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心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从而不断学习、不断追求、不断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就告诉我们,人的一切行为发生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接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有创造力,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将成为课堂教学进行的内部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需要的不同,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不断调整课堂教学,设法适应和满足学生合理、正确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3、学法实施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知识,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要求,学生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必须改变这种束缚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服务者,为学生需要的满足、创造力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教师在教改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撞击和传递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依赖教师素质,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就可能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受挫,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备课不充分,就可能导致课堂上的不民主教案中的学法指导怎么写,教法陈旧转嫁给学生的就是题海战术。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下一点儿缺憾,都会造成学生沉重的身心负担,这要求教师在业务上必须对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清晰明了,并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强“交互性”、“开放性”,在探索教会学生学习的课堂结构实施过程中,要想方设法选择高效传播途径的媒体,引进一切能提高课堂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一切感官。要给学生学习交流留有时空。教会学生学习不能片面理解为学生个体依靠自己内化的知识与能力“闭门造车”。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周围信息的搜寻、取舍和学习材料选择的辅助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会走出课堂去收集信息,主动学习奠定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课堂结构,并不是由一种模式、一种教学论能确定的。我们主张根据本 学科的内在特点、规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 式,加强对各种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勇于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学生科学 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丰关堂.试论数学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互促优化.教育论坛,2002